资产管理

Page content

资产管理的工作框架

1. 好行业(商业模式)

  • 中观研究,工作目标是建立股票池。

2. 好公司(管理文化)

  • 微观研究,工作目标是建立股票池。

3. 好价格(买入时机的把握)

  • 均衡配置(跨品类/跨市场)做底仓,避免买入时点单一
  • 产生的波动风险。
  • 全面低估加大权益类仓位(很难)。
  • “黑天鹅”事件加大个股仓位。
  • 基本面转变(业务爆发),市场反应滞后期买入,加大个股仓位。
  • 估值:PE超过60的,不要买入?
  • 安全边际,上涨100%的概率

仓位

  • 数量:4-8只,不太多。太多,能力圈被稀释。单只股票翻车的概率,防止黑天鹅。
  • 单只股票不要操过1/3 (35%) 仓位,超过也是贪婪?类似赌博一把梭哈么。
  • 仓位大小跟能力圈(确定性)相关。
  • 仓位影响心态,导致盯盘,导致频繁交易,选对股票做错决定。

分仓买入

  • 建仓:买入底仓后,每下跌20%-30%加一仓,拉开间隔,不要着急,没有下跌到位就不加。
  • 越跌越买,价位拉开;40% -> 30% -> 30%
  • tips: 上涨100%卖出一半,剩下的都是收益 - 心态好 能拿住

4. 持有

  • 享受企业升值。
  • 红利再投资。

5. 卖出

  • 确认对行业、公司判断错误卖出。一次清空。
  • 个股超出仓位上限卖出(不一定对)。
  • 股市被全面高估时,降低权益类仓位(很难)。

方丈:三句话总结投资精

找到好公司(靠长期积累的眼光);碰到合适的买入时机(靠运气和耐心);持有(靠对公司的理解和对市场波动的理解)。

展开解释一下:

  1.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,投资者能够做的主要工作是寻找优质的公司,优质的公司可能拥有好的行业处境、好的商业模式、优秀的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。鉴于每个人的能力不同,每个投资者能够有认知的优质公司数量是非常少的,一辈子能有十家八家就算非常多了。

  2. 优质的公司能够以合适的价格甚至优惠的价格买入当然是最理想的,但这并不容易,所以只能靠运气和耐心,比如,整个市场出现低估,或者个股出现“黑天鹅”事件。投资者可以祈求自己有好运气能获得这样的机会,但也不能妄想自己永远会有这样的机会。完美的买入机会可遇不可求。

  3. 长期持有优质公司才能获得足够大的回报,那么如何做到长期持有?需要重视两点:一是对公司的认识,只有相信公司长期的价值,才可能长期持有;二是对市场波动的认识,认识到市场波动无法把握,就不会妄图“高抛低吸”赚市场的钱。股价涨跌无法预测,投资者应该放弃赚市场钱的企图。

  4. 如果没有能力寻找优秀的公司,没有耐心等待合适的买入机会,那么是不是就不能投资了?也并不是这样:不择时不择股,你就跑赢了大多数人。

老唐的投资体系

一个优秀的企业,能跑赢社会财富平均增长速度。就好比班上的前三名成绩会高过全班几十人的平均成绩一样明显。 如果能够以合理乃至偏低的价格参股这些优秀企业,长期看,财富增长速度也会同样超过社会平均增长速度。

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回报>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回报>全国所有企业的平均回报>名义GDP增长率>实际GDP增长率>长短期债券回报>现金及货币基金回报的这个逻辑链,大胆投资沪深300指数基金。在确保能够获取高于GDP增长速度回报的基础上,再去学习投资,通过学习资产配置和挖掘优质企业来进一步提升投资回报率。

别看巴菲特投资很多银行、保险等金融业,你就投资它们,你不懂的投资永远都可能是最糟糕的投资,早晚会犯错。实际上,我们更应该关注巴菲特的是他不熟不做的投资理念,不投什么而不是投资什么。如果关注巴菲特投资对象的话,警惕那些巴菲特告诫大家不能投的行业和企业,可能比看巴菲特投什么更有价值。

投资市场里,盈亏同源,一个人的收益和亏损,是同一套投资体系的结果。 经老唐仔细思考,支撑老唐实盘在极低换手率的状态下,获取三年三倍结果的理念体系,主要由以下九条组成:

  1. 股价由企业真实盈利和市盈率两个变量决定,我主要选择“企业真实盈利确定增长+市盈率位于偏低或合理位置”的企业投资。 重心是获取企业盈利增长推动的股价上升,市盈率变动视为算意外之财;

  2. 企业盈利真实可靠,其增长“一定”会推动股价上升。 如果真实可靠的盈利增长伴随股价下降,将给投资者带来巨额财富;

投资者真正要关注的,是企业真实盈利的增长,只要它是增长的,股价的波动,只是给你送钱多少的区别。股价上涨导致你的短期回报上升,长期回报下降;股价下跌导致你的短期回报下降,长期回报上升——股价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子,偶然也客串一下“送财童子”。

通过降低成本或者减少在广告、研发以及其他有利方面的支出,公司可以使其收益膨胀数个季度。但是,要想有持续的收益增长,必须依靠高销售额来支撑。

  1. 做出企业盈利的增长预测,是困难的,是需要极度谨慎的。 扎根于自己能够深度理解的企业,选择变量尽可能少,可预测性尽可能高的企业;

  2. 盈利增长一定会推动股价上升,并不代表会推动下周、下月乃至下个季度的股价上升。 它通常需要较长时间体现,经验上说,三到五年是一个常见的体现周期。 短期股价波动可能受任何因素影响,是市场的随机运动,无法预测。 任何对短期股价波动的预测,都是没有价值的行为; 任何建立在短期股价波动上的交易体系,都是脆弱不可信的;

  3. 持股时间长,并不意味着是从事长期投资。 价值投资的本质,不是坚持“长期”投资。 长期或短期只是被动结果,是因为市场认识和体现价值需要时间造成的。 下注市值和价值之间的收敛,才是价值投资的核心本质;

  4. 市值低于价值的部分,有两大来源:一类是对现存资产价值的折扣,一类是对未来盈利可能的低估。 侧重前者的,我称之为格老门;侧重后者的,我称之为巴神堂,它们构成价值投资两大核心思想流派。 绝大部分成熟投资者都是两者兼顾的,差别只是权重。 我个人更侧重巴神堂,巴神堂思想能够引导人随着年龄和资本的增长,越来越远离市场,用越来越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,最终走向快乐投资的良性循环——格老门可能正好相反;

  5. 法币时代,历史数据和逻辑推理都能证明,股权是收益率最高的资产,远高于债券和货币。 因而,除非所有股权目标均显著高估,否则老唐永远是满仓持股状态。 组合设立至今的三年里,每一天都是如此,无论股灾1.0,股灾2.0,还是熔断崩盘;

  6. 事实上,我也没有什么空仓半仓之类的仓位概念,一般会预留家庭一年的开支,其他部分通通做股权投资,除非找不到目标了。 即便是手头的现金理财,我内心也将之视为一种确定性100%、市盈率约30倍、未来无增长的股票;

  7. 企业价值不是一个精确数值,而是一个模糊区间,一个至少足以容纳百分之二三十波动的模糊区间。 因此,在30%空间内的所谓高抛低吸、波段操作,在我看来,是自欺欺人,不值得关心。 考虑到中国股市有10%日涨跌停限制,所以,日间盯盘,是完全没有价值的生命浪费。

三年的公开数据还不够长,而且老唐的运气似乎一贯不错,所以,三年三倍的成绩里面,究竟有多少是投资体系的功劳,有多少是运气的体现,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去观察。 此处只能借机说点个人思考和观察: 以老唐个人在资本市场前后二十多年的傻碰,及无数前辈的摸索和总结,我认为建立在

  • ①买股票=买企业的一部分,
  • ②不要将希望寄托于二级市场接盘侠
  • ③占不到便宜就不交易

三大基础上的体系,是老唐理解能力范围以内,“唯一”稳妥可信的、具备逻辑基础的、可以持续盈利的投资体系。 这条路已经有无数前辈走通过,踏平过。路边留下了无数的方向标、指示牌、陷阱提醒。 如果你的目标是财富增长,老唐强烈建议不要浪费生命探索和碰壁,不要试图重新发明车轮,只需要老老实实地沿着前辈们踩出来的路前行即可。 要创新,要建立新体系,可以留待身家突破10位数以后考虑。

本文由 络壳 原创或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